機器取代人后,未來工廠會是什么樣?
2017-06-16 來源:價值中國 評論:0何帆 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企業(yè)管理顧問華倫·貝尼斯(Warren Bennis)講過一個笑話。他說,未來的工廠里只有一個人,一條狗。人是要喂狗,狗是要看住人,不讓他碰機器。
總有一天,機器人會替代人。如果對物種進化做一個預測,那么,人類之后的下一個物種應該是機器人。
推薦大家讀一本《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里面匯集了全球各個行業(yè)頂級專家對人工智能的看法。當然,即使是專家,對人工智能的看法也大多是猜測。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如果簡單地講,未來可能會有兩條路徑。
第一種路徑是機器人徹底替代了人。
機器人不僅學會了人的思維模式,而且比人類做得更好。機器人也學會了人類的情感,而且比人類更加理性。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不會再聽命于人的指揮。這并非是不可能的。歸根到本源,人的思維、情感,無非都是物理和化學反應,只是我們對其原理了解甚少而已。
第二種路徑是人和機器人融為一體。
手機讓我們成為“千里眼”、“順風耳”,能夠?qū)崟r地、不受地域限制地與其他人溝通。大數(shù)據(jù)可以方便我們更好地學習和交流。人用上了各種人造器官。以后,人們很可能會運用更多的科技改善我們的記憶、延長我們的壽命、調(diào)節(jié)我們的情緒。
·記性不好?外接一個U盤就行。
·性格暴躁?吃一片藥就改過來了。
·想體驗一下南極探險?你可以從別人那里購買一段個人回憶。
·聽不懂爪哇語?機器幫你直接翻譯。
無論出現(xiàn)哪種情況,我們都能想象得出最后的結果:人類這個物種,會被徹底地改變。生活、工作,都會和以往大不相同,甚至人類的生存都會遇到挑戰(zhàn)。
人工智能是如何出現(xiàn)的?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
我們不妨從最簡單的角度來理解。過去的電腦都是靠“程序”運轉,程序員設想出可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然后告訴機器,如果遇到某一種情況,該如何如何處理。
這就會帶來一個挑戰(zhàn),如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有很多環(huán)節(jié),機器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都要窮盡所有的可能性,那么,計算和判斷的復雜程度會呈指數(shù)型增長,直至機器徹底崩潰。
人每天也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子,都是極其復雜的問題。人生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有各種各樣的偶然性。人是如何處理復雜問題的?
我們的思維方式比較偷懶。好比,在第一個岔口,有兩個選擇,我們會隨便選一個,比如我們選A。再往前走,又遇到第二個岔口,又有兩個選擇,我們再隨便選一個,比如我們選A1。如果A1是個死胡同呢?我們趕緊退回最近的分岔點,選擇A2。
如此循環(huán)往返,直至找到合適的路徑。這種思維方式看起來很笨,這不就是靠碰運氣嗎?確實如此,這是因為人的記憶儲存能力和計算能力嚴重不足,才想出來的湊合的辦法,但事實證明,這是解決復雜問題的唯一正確路徑。
我們對智能機器人最直觀的體驗可能是家里的掃地機器人,一款叫Roomba的家伙。
最早設計Roomba的時候,設計師非??鄲?。每個家庭的房間都不一樣,有人住別墅,有人住陋室,有的房間方方正正,有的房間極不規(guī)則。如果想把所有的戶型資料都預先輸入,幾乎是不可能的。換個思路之后,就豁然開朗了。Roomba的設計思路是讓機器人自己去學習。
當Roomba剛到你家里的時候,它會像喝醉酒一樣,到處碰壁。其實它是在學習。碰墻沒有關系,它會把這當作一次失敗的嘗試,把結果記錄下來。只要它把每一次失敗都記錄下來,不斷修正,就能越來越熟練,最后,它就像在你家里盡情撒歡的小狗,來來去去,自如得很。
一言以蔽之,這種設計思路就是“試錯法”。機器學習就是一個計算機算法在分析和預測中不斷自我改進的過程。
認知機器人的方法論無非是最基本的概率論,但它的技術進步在于,認知機器人已經(jīng)開始理解更復雜的非結構化信息。也就是說,機器人不僅能夠像過去那樣理解數(shù)字,還能夠“看懂”圖像、“聽懂”人的講話,等等。
以機器翻譯為例。IBM在開發(fā)翻譯軟件的時候成立了一個團隊,最早,他們雇傭了很多語言學家,希望語言學家能夠教會機器不同的語法,然后讓機器根據(jù)語法學習各種語言。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這樣根本行不通。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把海量的語言資料都輸入電腦,讓電腦自己去“試錯”。
一開始,電腦的翻譯一定是不倫不類的,但慢慢地,如果你給電腦足夠多的正確和錯誤的示例,它就會慢慢弄明白,哪些說法是不地道的,哪些是更地道的。它的學習就越來越快。它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學會中文、俄語、班圖語、尼泊爾語:其實它不是在學外語,而是在處理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后,我們很可能不用再學習外語了,人工智能會比我們做得更好。它能夠掌握各種語言,靠的就是大數(shù)據(jù)和“試錯法”。
說起人工智能,我們常常會有一種恐懼,認為我們的工作很快就會被機器替代。確實,越來越多的工作會被機器替代,但距離我所預言的那個機器人取代人類的時代還早得很。我們?nèi)匀惶幵谌斯ぶ悄艿某跫夒A段。
現(xiàn)在的人工智能大多局限在一個特定的領域。Roomba是負責掃地的。有的人工智能是為了翻譯語言、或是幫助醫(yī)生診斷疾病。它們各有分工。在其各自的領域,它們完全有可能替代很多常規(guī)性的人類的工作,但機器人會不會突然變得全知全能呢?你家的Roomba會不會有一天掃地掃膩味了,自己決定不想掃地,要設計汽車了?至少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為零。
任務自動化和工作崗位自動化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工作崗位自動化是指機器完全替代了人,任務自動化是不會搶走人類的工作的。
舉例來說,由于工業(yè)革命,紡織行業(yè)在19世紀就從手工業(yè)變成了現(xiàn)代化工業(yè)。紡織行業(yè)中98%的勞動被自動化了,那么,紡織行業(yè)的就業(yè)人數(shù)是否相應地減少了98%呢?
沒有。紡織行業(yè)的就業(yè)人數(shù)反而增加了。這是由于生產(chǎn)力大幅度提高之后,產(chǎn)品的價格會下降,對產(chǎn)品的需求就會增加。過去,許多人只有一套衣服,而且是媽媽手工縫制的。過去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現(xiàn)在,游子穿的都是買來的衣服,每個人的衣櫥里都塞得滿滿的。此外,對窗簾、地毯、沙發(fā)罩,各種各樣紡織品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于是,需求的增長抵消了機器對勞動力的替代。
同樣的故事今天仍然在發(fā)生。自動取款機是在20世紀90年代之后開始出現(xiàn)的。當初,人們認為有了自動取款機,就不再需要銀行柜員了,結果呢?
銀行柜員的人數(shù)卻增加了,而且比美國整個勞動力市場就業(yè)人數(shù)的增加速度更快。
條形碼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xiàn)的。掃描條形碼,能讓收銀員的結賬時間減少18-19%,但收銀員的人數(shù)反而增加了。
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律師事務所越來越多地使用電子文檔檢索軟件,這本是律師助理要做的工作,但律師助理的人數(shù)反而快速增長。
我們都聽說過,技術可以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崗位需求,比如數(shù)據(jù)科學工程師。但與此同時,技術也能改變很多傳統(tǒng)的常規(guī)工作。
銀行柜員不需要再收付現(xiàn)金,他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幫顧客處理更復雜的事務。
律師助理不用再在檔案堆里找文件,他們可以幫助律師們更好地維護客戶關系。
會看CT片子的電腦沒有完全替代醫(yī)生的工作,醫(yī)生可以借助電腦,進一步提高診斷質(zhì)量。
各種設計軟件也沒有替代設計師的工作,相反,會有更多的人更容易地進入這一行當。
所以,好消息是:未來的工廠里,會有一臺機器,一個人,一條狗。有的工作是人來做主,機器輔助;有的工作是機器做主,人來輔助。至于那條狗嘛,它安安靜靜地趴在那里,像一個哲人一樣若有所思。
相關熱詞搜索:工廠 機器 先進制造- ·無人工廠 ?機器人躍馬橫刀2015-08-25
- ·直擊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 首套無人H型鋼焊機生產(chǎn)線首秀2015-11-04
- ·為智能工廠建設奠基 工業(yè)機器人多領域火力全開2017-01-11
- ·外國機器人"入侵" 美國工廠 2017-03-29
- ·工廠自動化改造的5大誤區(qū) 千萬不要碰!2017-05-15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yè)4...(6)
- ·朱森第:融合發(fā)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yè)·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jié)能...(3)
- ·工經(jīng)聯(lián)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yè)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y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chǎn)業(yè)步入良性發(fā)展軌...(1)
- ·聚焦“互聯(lián)網(wǎng)+制造業(yè)”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shù)...(1)
- ·5G助跑“互聯(lián)網(wǎng)+”?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yè)安全最...(1)
- ·互聯(lián)網(wǎng)+房地產(chǎn),賣房、上...(1)
- ·9大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聯(lián)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