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機器人征稅意味著征資本利得稅
2017-03-20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論:0導讀: 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稍早時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可通過對機器人征稅籌集資金來培訓被自動化機器人所取代的工人的技能的想法,引發(fā)各國各界的廣泛爭議。
微軟公司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稍早時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出可通過對機器人征稅籌集資金來培訓被自動化機器人所取代的工人的技能的想法,引發(fā)各國各界的廣泛爭議。
按比爾·蓋茨的說法,若一個企業(yè)的工人獲得大概5萬美元薪資,其收入將會被征稅,如果機器人做同樣的事,那也該被同樣征稅。在教育、養(yǎng)老等需要人類理解和同情心的行業(yè),還有大量勞動力短缺,社會可通過向機器人征稅,從而籌集資金培訓那些被自動化取代了的人,讓他們進入這些行業(yè)。比爾·蓋茨并不認為機器人公司將會因被征稅而處于弱勢地位,讓他憂慮的是,假如人們總體上對創(chuàng)新的畏懼多于熱情,那是很糟糕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人們不會促使機器人往積極的方向發(fā)展。所以,征稅比禁止機器人發(fā)展要好。
我國有些學者認為,向機器人征稅不利于科學技術進步。機器人本來是勞動工具,而不是真正的勞動者,那些被機器人取代的勞動者,完全可到其他行業(yè)或者崗位就業(yè),因此,不能對工具征稅,因為這違反了各國稅收法律制度體系建立的基本原理。筆者以為,這樣的觀點貌似有理,卻經不起仔細推敲。機器人從事的勞動和勞動者從事的勞動并沒有本質區(qū)別。智能機器人代替勞動者,成為流水線上的工人,早已不是幻想,而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客觀事實。表面上看,對機器人征稅,似乎是對工具征稅,但從本質上來說,其涉及人類的基本價值觀,也涉及如何看待稅收功能的問題。
隨著機器人的智能化,機器人會越來越多代替勞動者。當機器人取代勞動者從事生產勞動的時候,機器人和普通勞動者在生產勞動屬性上已沒有差別。既然勞動者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那么代替勞動者的機器人當然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不僅如此,機器人取代了勞動者的崗位,勢必會導致勞動者社會保障福利發(fā)生變化,向取代勞動者的機器人征稅,實際上就是向機器人這一特殊的“勞動者”征稅,從而確保勞動者的社會保障福利不會因為機器人大規(guī)模出現而大幅縮減,人類社會保障體系才能有效運轉,才能借助于機器人不斷地縮短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使勞動者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福利。
從自動化技術和機器人產業(yè)發(fā)展角度來說,直接向機器人征稅的確會不利于科學技術進步。但是,人類社會資源配置就是如此奇妙,由于機器人的出現,那些本該由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和義務,自然而然地被機器人所取代。征收機器人稅,實際上是高度重視機器人的勞動技能,自動化和機器人生產企業(yè)完全可以通過提高機器人單位的勞動效率,減少稅收所帶來的成本負擔。部分學者認為,機器人代替勞動者之后,勞動者可到其他產業(yè)就業(yè),因此,機器人的出現不會剝奪勞動者的崗位。這種說法既不符合實際,也缺乏邏輯性。機器人就是要代替勞動者,就是要減少勞動者的崗位。當勞動者失去勞動崗位時,機器人取而代之成為新的勞動者,因此,機器人應當承擔勞動者承擔的一切義務,包括納稅的義務和繳納社會保障費用的義務。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在《21世紀資本論》中提出,人類在工業(yè)革命之后面臨的最大困境就在于,勞動者稅收負擔越來越重,而資本擁有者和生產資料占有者的稅收負擔越來越輕。勞動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那些資本擁有者卻可將他們的資金投入機器人生產和使用,不繳納個人所得稅,甚至還可因此減少繳納企業(yè)增值稅。這種稅收制度的不公平,導致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通過對資本征收資本利得稅,逐步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勞動者不再承擔更多的稅負,而投資者則需承擔必要的稅負。對機器人征稅,還將有助于促進自動化和機器人產業(yè)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生產出效率更高的機器人。
征收機器人稅,不是對機器人征稅,而是對機器人擁有者征稅。所以,這實際上就意味著征收資本利得稅。如果勞動者稅收負擔逐步減少,而機器人稅收負擔逐漸增加,那么,整個社會財富分配就會趨于合理。
如何在勞動者和資本擁有者之間合理分配稅收負擔,也是值得我國立法機關慎重考慮的問題。筆者希望國家立法機關在修改完善稅收法律制度體系時,充分考慮如何增加資本利得稅,減少勞動者個人所得稅,適度增加勞動者的福利,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消除他們的焦慮感,提升幸福感。
稅收杠桿作用最直接,利用稅收制度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對于我國科教興國戰(zhàn)略實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征收機器人稅,有利于解放勞動者,減輕他們的稅收負擔和社會保障負擔,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有利于改變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結構,有利于勞動力的再生產。當然,征收機器人稅是系統(tǒng)工程,要求全面評估國家的自動化和機器人產業(yè),并在此基礎上從維護勞動者切身利益出發(fā),合理確定稅率,以盡最大可能在科技創(chuàng)新與保障勞動者權益之間求得平衡,從而使機器人稅收制度既有利于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又有利于為勞動者保留適當的工作崗位;既有利于改善稅收結構,又有利于減輕企業(yè)的稅收負擔。
相關熱詞搜索:機器人 資本利得稅 先進制造業(yè) 智能制造
![](/images/weixinfx.jpg)
- ·機器人的革命性突破何時來臨?2015-08-06
- ·日本《機器人新戰(zhàn)略》教會了我們什么?2015-08-06
- ·讓梅西“沒戲”?機器人超越梅西還要多久2015-08-06
- ·比單身狗手速還快?新型機器人十秒做出一碗面2015-08-06
- ·機器人究竟是天使還是惡魔?2015-08-07
評論排行
- ·李克強:中國要追趕工業(yè)4...(6)
- ·朱森第:融合發(fā)展——邁...(5)
- ·AM先進制造業(yè)·高端沙龍(4)
- ·石墨烯,推動下一代節(jié)能...(3)
- ·工經聯(lián)會長李毅中:“互...(3)
- ·工業(yè)機器人將突破智能模塊(2)
- ·群雄逐鹿,誰主“云計算...(2)
- ·AM·高端沙龍第一期:企...(2)
- ·“懶夫人”聚醚醚酮,醫(yī)...(1)
- · 訪清華大學教授、中國...(1)
- ·北斗產業(yè)步入良性發(fā)展軌...(1)
- ·聚焦“互聯(lián)網+制造業(yè)”高...(1)
- ·智慧光伏云:云計算+大數...(1)
- ·5G助跑“互聯(lián)網+”? ...(1)
- ·機器人將進軍國際航空制...(1)
- ·防患于未然:企業(yè)安全最...(1)
- ·互聯(lián)網+房地產,賣房、上...(1)
- ·9大互聯(lián)網企業(yè)聯(lián)姻新能源...(1)
- ·海工裝備的“深海”出路(1)
- ·朱森第:“智”造強國的...(1)